
【前言】
解放战争那会儿,好多将军的战绩都特别牛,韩先楚将军就是其中响当当的一位。虽然说起来,韩先楚在军里的年头不算太久,但到了授衔那会儿,人家还是稳稳当当地拿了个上将军衔,萧克将军呢,也同样是上将。
在部队里头,升升降降其实挺平常的。你看,韩先楚在三十年前当营长那会儿,有个人就已经坐上了军长的位子。可奇怪的是,到了1972年他重新出山,反而成了韩先楚的手下。这个人到底是谁呢?
【一、26岁当军长】
陈再道将军呢,他是在清朝末年那会儿出生的,那时候清朝还没垮台呢。也因此啊,他和韩先楚一样,都亲身经历过那段黑暗的日子。韩先楚呢,比陈再道小了四岁,不过要是说起来资历,那陈再道可比韩先楚要高出一大截了。
1927年那会儿,黄麻起义里头就有陈再道的一份子。县城一丢,他立马接到命令,火急火燎地赶往木兰山,去打那游击战。他和陈锡联、秦基伟他们几个,在当时还有个响当当的外号,叫“七十二勇士”。打从参加了革命,陈再道的仕途啊,那可真是顺风顺水,一路高升。
早在红军那会儿,他就已经是部队里头负责军事的大官了,资历深得很。他不仅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斗争,后来我们党建立苏区的时候,也少不了他的参与。这些年他的表现,上级领导可都是看在眼里的。
从排长一步步做到营长,陈再道在《苏区》的创建过程中那可是战功赫赫,这也就是他为啥能这么快升职的原因了。
1932年年底那会儿,陈再道就已经挑起了红4军11师第31团团长的重担,领着大伙儿一块儿参加了苏区的“三路围攻”。可让人揪心的是,那会儿咱们党内的大环境突然起了变化,长征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。
在长征路上,他又升了官,当上了红四军的副军长,没多久就正式转正做了军长。要知道,那时候的陈再道才二十六岁呢。在我们军队里,他可是个出了名的年轻有为。抗日战争一开始,陈再道就被调到386旅,给陈赓将军当起了副手。
他这一路走来,真的是风光无限。特别是在解放战争那会儿,陈再道都已经是一个军区的司令员了,这还用说吗?到了大授衔的时候,他和韩先楚都戴上了上将军衔,肩并肩。韩先楚在解放战争里的表现,那真的是杠杠的,没得挑。
【二、骁勇善战】
韩先楚呢,老家在湖北红安,那可是咱们党里响当当的红军发源地。他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,正因为亲身经历了社会的种种不公,心里头就种下了一颗反抗的种子。说起来,1927年啊,对党来说重要,对韩先楚来说也是意义非凡的一年。
这一年的11月份,《黄麻起义》的枪声打响了,韩先楚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投身到了革命的大家庭。转眼三年过去,韩先楚迈进了游击队的行列,他的革命征途算是正式启程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在韩先楚前半辈子里,他的升职速度可真不算快。
在我们党内,他算是经历过长征的老一辈红军战士了。不过长征结束后,到了陕北那边,韩先楚也就只是个营长,而且在这个位置上稳坐了好些年。一直到1935年的时候,韩先楚这才算是走上了晋升的快车道。
陈再道的官职呢,一直以来都比韩先楚要高些。他早早地就参与了黄麻起义,起点相当不错。在韩先楚还没正式成为红军一员的时候,陈再道就已经是我军里级别不低的指挥官了。到了1933年,韩先楚当上红二十五军的副连长那会儿,陈再道已经是红11师的师长啦。
两年后,两个人都又一次得到了提拔,这回韩先楚当上了营长,不过陈再道呢,他已经成了红4军的军长了。从新中国成立前的那段关键日子算起,陈再道的官职就一直比韩先楚要高,不光那会儿,连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也是这样。虽说以前韩先楚的官职是比陈再道低的,但世事难料,说到底,好多时候还是得看机会嘛。
【三、时过境迁】
陈再道在开国后当上了武汉军区的老大,就是司令员,韩先楚呢,则是在福州军区坐镇,也是司令员一枚。他们俩啊,都在自己的地盘上,尽心尽力地为国家为人民做事。
得提一句,陈再道可是武汉军区司令员里任职时间最长的,一干就是十二年。瞧瞧,那时候的他,年纪也不小了,眼看就要到离休的岁数了呢。
谁也没想到,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就这样扭转了陈再道后半辈子的轨迹。在那个特别的日子里,陈再道和他的政委也不幸被卷了进去,瞬间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。这事儿对陈再道的影响可不小,没过多久,他就被要求离职接受调查了。
将军没办法再留在军队,转头去了江西的一个农场干活。得提一提,那时候陈再道就已经得到了韩先楚的援手。江西嘛,正好是韩先楚管的地方,他对这位老前辈特别敬重。听说陈再道到了江西,韩先楚二话不说就下了命令,让军区的人务必关照好陈再道。
大家心里都明白,那会儿那些将军们被下放到地方,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,不光是心里头不好受,生活上也是困难重重。多亏了韩先楚发话,军区这边赶紧伸出了援手,给陈再道将军提供了不少生活上的便利,这才让他稍微松了口气。话说回来,陈再道将军那会儿年纪也不小了,再加上这么多年南征北战,身上落下了不少的老毛病和旧伤。
陈再道因为过度劳累,身子一下子就垮了。韩先楚一听这消息,心里头就绷紧了弦,他明白,自己不站出来,还真没人能妥善照料陈再道。所以,韩先楚二话不说,立马就把陈再道接到了福州去看病。这里得夸夸韩先楚将军,那办事效率,真是一绝。
一听到消息,他立马就把陈再道给请了过来,然后才跟周总理说了这事儿。周总理一听,立马就点头同意了,还夸他先行动后报告的做法不错。说实话,就算那时候有人拦着,韩先楚将军也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把老朋友接过来治病的。
别看韩先楚在军队里勇猛无比,就误以为他是个粗枝大叶的人。韩先楚其实心思细腻着呢。把陈再道接过来没多久,他就把陈再道的老婆孩子也都安排到了福州,让他们一家人得以团聚。
住在福州,那简直就是生活在韩先楚的周围。这时候,陈再道一家的日子比起之前在江西那会儿,还要滋润些。都说只有经过困难,才能看出谁是真朋友,在这特别的日子里伸出的援手,更是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。
陈再道能够重新走上工作岗位,多亏了韩先楚的帮忙。话说在1971年的时候,韩先楚在南昌碰见了毛主席,俩人在聊天时,韩先楚就聊起了陈再道的事儿。他还跟毛主席说,陈再道特别想继续工作。
大家伙儿都希望组织能给陈再道找个活儿干,好让他别闲着。毛主席听完这话,稍微顿了顿。这事儿啊,早在七十年代的时候,周总理就跟毛主席提过了。要解决也不是没办法。大家都知道,陈再道以前当过军区司令员,但现在军区已经有司令员了,所以他回去当司令员那肯定是不行了。
这时候,十一个军区的主官位置都满满当当的,想给陈再道安排个军队里的差事,副职怕是唯一的选择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各大军区人员都挺齐整的,不缺人手。另外呢,陈再道的身份挺特别,就算周总理出面去协调,那些军区还是不太乐意接纳陈再道。《书名号》里的内容咱就不多说了,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。
想想也明白,陈再道将军那资历可不是盖的,好多司令员以前都是他的手下呢。现在要让自己的老上司来给自己打下手,这怎么也说不通,还不如客气地回绝了。这事儿毛主席心里也有数,见韩先楚这么执着,就问了句:“要不让他去福州军区给你当个副手,咋样?”
韩先楚也是爽快地应了下来,按照他和周总理的口径来讲:“别的人咱都不要,我就要陈再道将军!我特高兴陈再道将军能来福州军区!”
【结语】
后来啊,不少将军重新出山的时候,都碰上过这样一个难题,好多军区都不乐意接收。可韩先楚这儿情况不一样,福州军区那时候牛气着呢,光上将就有四位。韩先楚、陈再道,还有后来回来的李志民、王建安将军,这几位都在福州军区呢。